科研团队

研究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队伍 >> 研究团队 >> 正文

曾今诚团队

发布日期:2024-11-28    作者:实验室管理办公室     来源: 广东医科大学    点击:

曾今诚团队

一、团队介绍

广东医科大学曾今诚团队(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5年,是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七大团队之一。2017年,团队实验室获东莞市科技局批准立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团队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临床问题为核心以转化医学为导向,秉持开发转化主轴,开展生物医药转化应用研究。

研究团队现有研究人员21名,高级职称9名、博士12名;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后合作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研究团队自2015年成立以来承担国家及省市级项目40项,横向课题1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件,实现专利成果转让6件,帮助企业新增产值2亿元。主编或副主编专著5部,培养硕士生毕业25名。

团队采取多方引资政策充实实验室平台建设和采用联盟共享模式升级研究队伍,先后与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多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科研合作及协作、学术互访及交流,已联合校内外多家单位建立了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代谢组学、实验动物学、组织病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等七大技术平台和生物样本库/细胞库,并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细胞代谢与疾病免疫调控机制研究:研究病变细胞或异质细胞代谢产物对机体肿瘤免疫及感染免疫的影响,揭示细胞代谢与疾病免疫调控机制。

医学活性分子筛选与转化研究:以医用细胞、活性肽和中草药为研究对象,开发和筛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分子,探究其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医用细胞基础与转化研究:以功能性益生菌、牙龈间充质干细胞等医用细胞为研究对象,解析医用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特性、研究医用细胞在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衰老及老年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炎性皮炎等方面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团队合照


二、团队带头人

曾今诚。1983年生,湖南郴州人,中共党员,博士、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医学技术副研究员、东莞市特色人才。2003年9月-2007年6月就读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9月-2010年6月就读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作为专职科研人员留校参与省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2015年作为团队带头人开始组建医用细胞研究团队;2016年9月-2019年6月就读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2017年8月-2019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身份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学院进行深造;2021年11月作为创始人发起成立广东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至今任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管理办公室主任、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创新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广东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东莞市结核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莞市松山湖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术顾问、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口腔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牙周疾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防痨协会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委员;《微生物免疫学进展》杂志编委、《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青年编委和国内外多家杂志特邀审稿专家。近年来主要从事细胞代谢与疾病免疫调控机制研究、医学活性分子筛选及转化研究、医用细胞免疫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诊疗转化策略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 Death Dis、Emerg Microbes Infect和J Transl Med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件(转让8件)、主编专著2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3项、市厅级及其它项目32项。先后获创新东莞青年科技创新奖、东莞百优创新科技专家等奖项6项。


三、研究组  

1. 细胞自噬通路与结构生物学研究组

邱贤秀。细胞自噬通路与结构生物学研究组组长,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物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2013-2017年),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2018-2019年),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访问学者。现任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健康工程分会委员。近年来主要从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结构功能与分子机制研究、以及基于蛋白结构的活性药物分子的研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Proc Natl Acad Sci USA(PNAS)、Autophagy、J Med Chem等杂志上发表 SCI 论文多篇,参与获授权美国专利1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科研项目3项、深圳市科技创新等市厅级科研项目3项。





李莉莉。女,1990年生。2010-2014年就读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4-2017年就读广东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17-2018年就职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至今就职于广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获广东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以第一作者发表英文文章1篇,中文核心2篇,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






2. 骨细胞功能与应用研究组

郑莉媛。骨细胞功能与应用研究组组长,女,1990年生。2008-2012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生物工程学院 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0-2012年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 文学院 获得文学双学士学位;2012-2015年就读于汕头大学理学院 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5-2019年就职于国科大温州研究院 任实习研究员;2016-201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东北大学参与科研项目;2019-2023年 就读于中山大学医学院 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23年至今任职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牙周疾病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医用细胞的设计和应用研究。已在Advanced Science(first author,中国科学院1区TOP) , Biomaterial(中国科学院1区TOP), JMST(first author,中国科学院1区TOP)、Nanoscale(first author, 期刊封面,热点论文,中国科学院2区TOP)、Cell Bio Toxicol (中国科学院 1区 TOP)等SCI期刊论文上发表11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5篇(两篇IF>10)。获得授权专利2项,分别为第二、第三发明人,导师为第一发明人。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过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校优秀文体先进个人奖、汕头大学一等奖学金(连续3年),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优秀成果3等奖,中山大学二等奖学金(连续2年),中山大学研究生成果大赛一等奖,Nanoscale热点论文奖等。


李彩虹。女,1981年生。2000-2004年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7-2010年就读于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2-2015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9-2020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参与科研项目。2004-2010年任职广东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助理实验师,2010-至今任职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从实验师转岗讲师,然后晋升到副教授。主要从事医生物活性物质抗癌,抗菌及保鲜作用效应及机制研究。已在Food Funct(中国科学院1区), Mar Drugs,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科学院2区), J Therm Biol,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Oncology Reports(中国科学院3区)等SCI期刊论文上发表11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5篇,第一通讯3篇。第二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排名第2获得全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全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4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获得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排名第5获得广东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科普作品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全国生化歌曲大赛三等奖项1项,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铜奖1项。


柴星星。男,1985年生。2006-2010年就读于孝感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0-2013年就读于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13年至今任职广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现任广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实验管理部副主任、广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口腔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审稿专家。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作为第二、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5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



3. 生物材料制备与口腔疾病防治研究组

魏标文。生物材料制备与口腔疾病防治研究组组长,男,1989年生,中共党员,2020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全日制),2022年9月于深圳大学超分子材料化学专业完成博士后。研究方向集中于生物医药合成、抗菌金属配位超分子纳米环、纳米笼制备及潜在医用价值的多功能壳聚糖水凝胶的设计、构建等方面。基于生物医药,先后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项目3项。国际上首次合成同时含三羟基氧化吲哚和异噁唑两个药物活性中心的新型药物分子,开创性的提出了水相催化与药物骨架杂合相结合高效制备具有多个药物活性中心的新型药物活性分子(Green Chem., 2015, 17, 3266(中国科学院一区);Adv. Synth. Catal. 2015, 357, 1299(中国科学院一区));基于季铵盐抗菌生物材料制备得到系列具有高效抗菌活性且具有亲疏水相分离结构的3D离子交换膜材料(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21,  636  119562(中国科学院一区);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20, 600, 117861. 2015, 357, 1299(中国科学院一区);Desalination, 2020, 474 114184(中国科学院一区)),此外,基于抗拒金属纳米材料制备得到系列具有优异药物活性的超分子纳米环(J. Am. Chem. Soc. 2023, 145, 3131(中国科学院一区))。目前,重点围绕医用细胞(CMU)介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结核病抗原修饰的新型3D水凝胶支架材料开展系列研究工作,旨在开发发基于CMU的结核分支杆菌抗原特异性T细胞信号放大3D反应器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黄雪琴。女,1981年生。2000-2005年就读于广东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8-2011年,就读于广东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13-2017年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任职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科,2021年5月至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担任耳鼻咽喉科主任、第二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学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听力残疾评定医师,广东医科大学“学科攀峰党员先锋岗”创建对象。主要从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与免疫机制研究。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副主编著作1部。主持市厅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广东医学院一等奖学金(连续3年)、二等奖学金及三好学生标兵等。


黄娟。女,1986年生,中共党员,医学技术实验师。2006-2010年就读于延安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检验专业学士学位;2010-2013年就读于广东医学院 获得临床检验诊断学医学硕士学位。2013年至今任职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技术平台负责人。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及细菌耐药机制、肠道微生态及益生菌的开发研究等工作。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 1篇)。获得授权专利2项,均为第二发明人。参与省级以上课题2项,主持课题2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4项,其中1项获国家级立项。






4. 细胞增效与生物传感研究组

周正杰。细胞增效与生物传感研究组组长,男,1993年生,2011年-2015年,于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就读本科,2015年-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2020年-2022年,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材料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牙周疾病分会委员。主要从事纳米荧光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Advanced Science, 2018, 5: 1800369。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Nanoscale, 2020, 12, 10987-10993,中国科学院二区)。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获得过吉林大学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杨维青。女,博士,硕士生导师。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研室教授、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原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研室主任、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








5. 结核病代谢与免疫研究组

石铭。结核病代谢与免疫研究组组长,男,1988年生,2006年-2010年,湖北省工业学院理学学士,2010年-2013年,浙江省师范大学理学硕士,2016年-2020年,日本九州大学工学博士,2020年-2022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博士后。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材料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牙周疾病分会委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程细胞及生物反应器的开发,肿瘤及结核病类器官平台的构建,多胺代谢机制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获得授权专利1件(本人第一),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深圳市重点项目1项。获得2014年日本文部省博士留学基金,2019年“春晖杯”国际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2019年上海自贸区“最具投资潜力”奖。




黄明元。男,1971年5月生,卫生检验学副教授、副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2003年南华大学研究生毕业;2010年至今在广东医科大学工作,现任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卫生检验系教师,原广东医科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主任(2012-2021)、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17-2019)。主要从事研究生与本科生《卫生检检疫》、《食品理化检验》等课程的授课任务,主、参编教材3部。现任第四届全国卫生化学教育学组成员、中国诱变剂学会,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东莞市预防医学会等学会委员,2015年起担任广东省教育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2016年起担任广东医科大学“食品安全小组”成员。





四、管理组

林碧华。女,1982年生。2002-2006年就读于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8-2011年就读于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11年至今任职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高级实验师,东莞市医学活性分子开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牙周疾病分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药活性分子的开发以及促进肿瘤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参与的省级以上课题4项,发表研究论文约30篇,其中SCI收录的研究论文约10篇,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4篇,获得授权专利5项。






覃继恒。男,1983年生,实验师。2002-2006年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2011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数据库技术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自2011年7月进入广东医科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海量数据处理并行算法的研究。目前主持校级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2项,其它类课题10项,并发表论文1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参与已授权专利2项,完成软件著作权1项。







赵小蕾。女,1984年生。2003-2007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8-2010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0-2021年任职广东医科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师,2021年至今任职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实验师。主要从事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学研究。已在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first author),Chemosphere(second author)等SCI杂志期刊论文上发表2篇论文。在遗传、中华肿瘤防治、中国公共卫生等北大核心期刊发表10余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5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第七发明人)。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省级课题2项。